


📌 自助服务通道
已顺利完成竣工验收
即将正式交付
预计年底全面具备开通条件
一起来了解
👉最新进展:枢纽初期运营部分已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即将正式交付,预计年底全面具备开通条件
初期交付投用区域并非覆盖枢纽全部8个站台14条线
✅主要聚焦:北侧与京唐城际相关的7条线路及对应区域
✅后续:与平谷线(22号线)、M101线、6号线的接驳区域及南侧S6线(新建城际铁路联络通道),可随建设进度逐一实现接驳。
🚩此前进展回顾:
上下滑动查看👇
11月21日消息,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在今年年底将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北京全市八大火车站将全部实现地铁接驳,北京西站、清河站等站点实现国铁、地铁安检互认。
11月14日消息,京唐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预计将于今年年内建成通车,并实现全线贯通。车站设有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助力京津冀1小时通勤都市圈、京津冀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的实现
9月中旬,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7片主帆与3片辅帆已全部完成,地下室内装修已完成95%
截至6月30日,配套设备安装基本完成,电气、给排水、暖通、弱电、电梯、站台门、EUHT、FAS等各专业设备安装基本完成,正在全面转入单机调试和联调联试阶段。
同时,副中心站枢纽配套建设的通运西路、紫运中路和杨坨一街等道路及随路的市政设施等已经实现通车开放交通
剩余玉带河大街、京哈南侧路、站南路等配套道路工程完工50%
✅位置:通州区杨坨地区,地处副中心核心区,西起北运河东岸,东至东六环外路县故城遗址区,北起京哈南侧路,南至杨坨中路、杨坨一街。
✅站台核心面积:37.9万
✅站台规模:8台14线
✅地位: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国内融合度最高的站城一体化项目
✅外观造型设计:
1️⃣7片主帆搭配3片小帆,在阳光下如同蓄势待发的航船,寓意着“扬帆起航、千帆竞发”。
2️⃣“京帆”屋盖使用了与水立方同款的ETFE气枕泡泡采光顶,阳光能穿透层叠结构,一路投洒到地下32米的站台层。
✅作为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这里集成有
地铁:4条(6号线、平谷线、M101线、S6线)
城际铁路:2条(京唐城际、城际联络线)
市郊铁路:1条(京哈铁路设站)
公交接驳线路:15条
游船码头:预留1座
✅建设规模
城市副中心站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地下建筑规模达128万平方米,地下面积相当于7个北京南站
地下三层空间纵深近30米,相当于10层楼高,可同时容纳数十万人顺畅通行。这般“巨无霸”体量,足以撑起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名头。
枢纽东西两侧咽喉区分布着公交、出租车、网约车、小汽车等接驳场站,以及其他市政配套。正式启用后,这里将成为北京又一个新地标。
✅这座面积约128万平方米的地下枢纽,动线流畅,换乘高效:
B3层:城际铁路站台层;
B2层:以城际铁路候车厅、轨道交通换乘功能为主;
B1层:兼具进站功能和城市功能,分布着城市通廊、下沉广场、商业步行街及商业配套。
⭐全流程平进平出,守护出行尊严:
枢纽在无障碍建设中创新邀请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全程参与,以“特殊考官”的身份把关设计方案,最终锚定六大建设特色。
比如“无感过渡”设计,在公交接驳区,地面采用自然找坡工艺,公交站台与地下通道衔接处高差缩小至2厘米,推着行李箱也能轻松跨过。站台与列车车厢之间的缝隙被特制橡胶条填补,轮椅上下车无需借助垫板。
⭐便民细节藏“巧思”:
1️⃣地下二层候车区:
光影和建筑空间的辽阔感让人忘却这是地下空间。
候车区域造型别致的白色座椅装置中藏着地热系统的集水器,有的座椅靠背的大面积花台则用来摆放绿植。作为枢纽绿色低碳设计的“隐藏彩蛋”,这些花台既包裹了地热设备,避免行人触碰,又能通过植物净化空气。
后续通暖后,花台周围还能保持适宜温度
地下二层1776个候车座椅已部分安装到位。部分自助售票机和安检设备也已入场。
2️⃣地下三层:
顶部的膜结构屋顶与水立方同款,但经过角度优化,透光率高达84%,傍晚时分,夕阳透过膜材洒进场站,在地面投下光影,无需开灯也亮如白昼。
3️⃣商铺区域:
虽还在装修,但规划图显示,未来将引入便利店、咖啡店等商业便民业态,乘客候车间隙买瓶水、吃份简餐都很方便,还能逛商场购物。
4️⃣破解了传统车站的一大痛点——车站割裂城市的功能非常分明:
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解决了这个问题。
规划图上的地下环隧示意图显示,东西两个场站之间通过环隧进行接驳,车辆从西场站能直接开到东场站,东场站也能顺畅驶向西场站。这在全国大型枢纽里是不具备的,以前去别的枢纽,东广场停车就只能走东广场,想绕到西广场接人得绕地面好几公里,现在走环隧就到,彻底打通了场站间的通行堵点。
5️⃣站内优化了换乘路线
通过4个匝道和7个坡道,将15条公交线路、45个公交泊位直接引入地下0.5层,从公交到地铁、高铁,最多换乘一次就能到。从西场站到东场站,走环隧不用绕路,真正实现了“站内换乘顺、站外通行畅”。
6️⃣智慧平台
将来,从家出发用手机地图APP能直接导航到枢纽车位,就算车位被占,系统还会自动推荐周边空闲位,不用在停车场绕圈:通过专属小程序,不仅能实现“室内外一体化导航”,从地铁口精准找到目标商铺,还有望一键启动“反向寻车”快速定位车辆位置。

图源北京通州发布(ID:bjtzfb)
建设示意图,仅配图
随着京唐城际、地铁6号线的无缝衔接,未来市民从副中心站出发,15分钟可达首都机场,40分钟到唐山,1小时抵天津滨海新区,这座枢纽将真正成为“轨道上的京津冀”核心支撑。
✅地下轨道枢纽串联京津冀
地下枢纽包含装着4条轨道交通——M6、M101、平谷线、S6线;2条城际铁路——京唐、城际联,1条市郊铁路,同时还包含15条公交接驳线路,预留城市航站楼功能
未来,S6线连通两座机场,航空旅客可在枢纽内办理值机手续,再乘坐轨道交通去机场
未来,通过城际联铁路,向北可接东北方向过来的列车,往南可通达河北雄安
平谷线,从平谷区驶来,穿越河北地区,到达枢纽后再进入城区
可以便捷到达北京两大机场和天津、河北重要城市
未来,副中心站枢纽将成为城市副中心辐射京津冀区域的重要交通中心
✅轨道交通与城市服务无缝衔接
能够实现15分钟到达首都机场,35分钟到达大兴机场和河北唐山,一个小时内到达雄安,成为服务中心城、连接京津冀的交通桥头堡
地面配套办公、商业及周边的公园等区域
构成了副中心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通道
来源:北京发布 北京日报 北京通州发布
⚠️ 免责声明
1.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shunweitc,备注合作意向,不备注无法通过。
2. 仔细阅读岗位信息,任何与岗位描述不符的工作勿做。
3. 本平台信息部分转载自网络,已审查合规性,但不担保真实性,请自行辨别。
4. 切记:不要交任何费用,收费、押金、定金都有可能骗局!